Google Ranking Factors

Google 排名因素就是 Google 搜尋引擎用來判斷一個網頁「品質」和「關聯性」的各種指標。Google 的演算法會考量這些因素,來決定你的網頁在搜尋結果頁面(SERP)上的排名高低。

這些因素非常多,而且 Google 會不斷更新演算法,所以沒有人能列出一個完整的清單。但我們可以將這些因素歸類成幾個主要面向,這些都是影響網站 SEO(搜尋引擎優化)成效的關鍵。主要可以分成

  • 站內因素(On-Page)
  • 站外因素(Off-Page)
  • 使用者行為信號(User Signals)
  • 技術與基礎架構(Technical SEO)

On-Page SEO

直接跟你網站的內容與結構有關。

  • 關鍵字優化:標題(Title)、描述(Meta Description)、H1-H6 標題、段落文字自然包含目標關鍵字與語義相關詞。
  • 內容品質
    • 深度、完整性(是否能完整回答用戶問題)
    • 原創性(避免重複內容)
    • 易讀性(語法結構、段落、圖文搭配)
    • 更新頻率(Google 喜歡新鮮內容)
  • 內部鏈接(Internal Linking)
    • 合理的網站結構(樹狀、Silo 結構)
    • 關鍵字錨文字(Anchor Text)分佈
  • 多媒體元素
    • 圖片(Alt 屬性)、影片、表格、資訊圖表
  • E-E-A-T 信號
    • 專業性(Expertise)
    • 經驗性(Experience)
    • 權威性(Authoritativeness)
    • 可信度(Trustworthiness)

Off-Page SEO

Google 透過外部信號來判斷你的網站價值。

  • 反向連結(Backlinks)
    • 數量(更多不一定更好,品質重要)
    • 品質(高權重網站的連結更有價值)
    • 相關性(主題相關性高的外鏈更有用)
    • 多樣性(不同域名、不同類型連結)
  • 品牌搜尋量(Brand Searches)
    • 有多少人直接在 Google 搜你的品牌
  • 社交信號(Social Signals)
    • 雖然不是直接排名因素,但能間接帶來流量與外鏈

User Signals

Google 用機器學習觀察「用戶體驗」來調整排名。會分析使用者互動數據(User Interaction Signals)來判斷搜尋結果品質,包括以下:

  • 點擊率(CTR)
    • 搜尋結果中被點擊的比例
  • 停留時間(Dwell Time)
    • 用戶點擊進來後停留多久
  • 跳出率(Bounce Rate)
    • 用戶是否很快離開
  • 回訪率(Return Visits)
  • Pogo-sticking 現象
    • 用戶點進來→不滿意→立刻回搜尋結果→點別的網站 (Google 視為內容不符合預期)

例如:如果很多人搜尋一個詞時都點某個結果,且停留時間長、回跳少,Google 會認為該結果高度符合需求。


Technical SEO

確保 Googlebot 能順利抓取與理解你的網站。

  • 網站速度(Page Speed / Core Web Vitals)
  • 行動端適配(Mobile-Friendly)
  • HTTPS 安全性
  • 網站結構化數據(Schema Markup)
  • 抓取與索引(Crawlability & Indexability)
  • 網站地圖(XML Sitemap)
  • 避免爬蟲陷阱與重複內容
  • 多語言與 hreflang 設定